學校無線網路也可加感應器,不管是校園安全、生態觀察都可使用!
參考來源:
"防災 學者呼籲採用NASA感測網
更新日期:2009/10/04 02:38
高有智/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高有智/台北報導】雙颱來勢洶洶,八八水災後防災預警能力備受矚目。台灣地理資訊中心董事長、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孫志鴻指出,國內各單位的環境預警系統並未整合,包括水位計等環境監測器分布密度過低,難以準確預測災情,他已向行政院建議結合無線通訊和全球當紅、由美國NASA提出的「感測網」技術,提升台灣災害預警能力。目前氣象局共有三百多個氣候觀測站、水利署的水位計則只有幾十個,孫志鴻說,這些分布在各地的災害感測器顯然都不夠,造成以往災情預測精度和即時性不足,甚至出現「狼來了」的問題,久而久之也削弱地方防災的警覺性。曾任國科會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資訊組召集人,也主持過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的孫志鴻並表示,政府監測水災和土石流等災情分屬不同單位,氣象局、水利署和農委會水保局各有不同的感測器,不僅資源重疊,也難以發揮整體資訊共通互享的效益,未來相關資訊應該透過國土資訊的平台整併。過去國內預警系統大都國外進口,價格偏高,整套動輒數百萬到上千萬元,但全球目前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和感測網技術,大幅調降感測器的價格,也整合相關預警資訊,大大提升災害預警系統能力。孫志鴻曾在今年六月向行政院政務委員蔡勳雄提出建議,並在八月七日進一步向經建會主委陳添枝簡報相關內容,沒想到,八月八日就發生五十年來最大的水災。「這是建立第二代環境監測的黃金時刻,」他評估,政府可以優先在人口密集的淡水河和高屏溪流域或高度瀕危災害淺勢區,優先推動感測網計畫,不論是上游的土石流,或是中下遊的水災預警都可以發揮效果,進而推廣到全台各地。他也建議,目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各地災害頻仍,台灣可以利用無線網路發展經驗,以及積體電路和半導體代工等電子製造業優勢,全力發展感測網新興產業,除了提昇國內研發能力,減少災害損失,也可以進軍國際市場。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推動感測網計畫的合作廠商、台宇監測科技公司總經理莊旭楨也認為,當前國內設備技術有待提升,以往土石流都忽略監測土壤中的含水量,過去設備太貴難以大規模布建,以致欠缺區域性的水文與環境資訊,台灣的研發可以調降預警系統的成本,有助提升土石流或水災的災害預警能力。孫志鴻建議,未來行政院應以社區防災計畫作為社區永續發展的啟動計畫,從產業、文化、環境和防災應變等層面防災,社區附近的大學也可以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的推廣中心,輔導一萬個社區推動永續發展計畫,平時協助社區永續發展,遇災時則可發揮判讀預警訊息。"
- 防災 學者呼籲採用NASA感測網-Yahoo!奇摩新聞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